栏目: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作者:佚名 热度:
“这是一张高鼻深目的面孔。丰硕的脸庞、雄阔的双肩,形成一种外扩的张力。但慈悲的微笑,却消解了所有的力,连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很轻。”
这段解说词我改了很多遍,依然觉得没有说清仰望这个微笑时的感觉。那种辽阔的力量感,神性的疏离感,慈悲的拥入感,你都感受到了,却无法言说。
后期导演奇博文是个音乐发烧友,他说每到一个窟里,都感觉有不同的乐音在响。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他的剪辑,大量使用了古典乐曲。尽管后来因为版权,被更换很多,但已渗入全片的画面叙事中。
2022年7月,第一版剪辑出来送审。我们迫切地等待总导演王新建老师的过审意见。
那天,正在烈日下拍摄《世界遗产莫高窟》。秦川接到总导演王新建电话转来的修改意见——关于石窟艺术中国化的主脉不突出,这个主脉要贯穿整个时间轴和地理轴,中华文化自信的主题要加强等。
自2004年,王新建老师过审我们的第一部纪录片《大河西流》,转眼18年。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指导下一点点成长的。
总导演的“处方”很明确,不能满足于石窟之美的表面呈现,要挖掘创造这种美的力量,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力量。
2000多年前,佛教向世界传播,为什么最终在中国形成最大的根系,并转化为全新的中国化佛教,传播和影响到海外?中国传统文化中的“天人合一”观,正是其丰厚的土壤,也是面对外来文化时,强大的自信源泉。
所以,无论哪一次修改,我在第一版写的这个结尾始终未动——
“佛,还是那个佛。
改变它的是中国审美、中国智慧、中国自信!
千年一窟,一眼千年。
这就是石窟里藏着的另一部中国史。”
3.创作的得与失
按照央视播出要求,学术性纪录片要经过相关权威专家的审定。看到专家对西藏石窟、北齐造像,以及中国独有的石窟刻经未能入片的遗憾,我也感到遗憾。
文案从第一稿的五万多字,到最后播出版的两万多字,其间30多次的修改中,有多少删减,就有多少遗憾。
尤其是石窟艺术这样一个学术性极强的历史文化纪录片,一些学术链条的断裂势必影响受众的理解。毕竟影像叙事和学术论文不同,看点的选择另有考量。
和所有的创作者一样,想从老路挣扎出来创新,势必要陷入一次次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。那些用情用心写出的文字,或因时长或因画面或因走偏等各种原因,一次次废除,一次次重建,早已习以为常。唯让内心负重的是,伴随着每一次修改,后期剪辑也要跟着重剪。这是一个比书写更耗时耗力的创作过程。那些从海量素材中挑出的一幅幅画面,精心设计的转场和节奏,有时花两三天才找到一段贴切的配乐,都会因我的修改推倒重来。
和石窟专家们的期望一样,我们也期待能有下一季的《石窟中国》,去呈现那些藏于深山、鲜为人知的小众石窟。就石窟的探索和发现而言,它们更具揭秘和讲述价值。
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,善缘一定会来。
创作的疆域是广阔的。能找到与梦想呼应的版图,是一种庆幸。如前世之缘,如天选其命,我们走进了丝路这个浩瀚的世界。
已经很久了,我们还在路上。因为眼眸依然炽热,爱依然滚烫。 (有删改) 安 秋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
上一篇:嘉峪关地名中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
相关推荐
- 中国学者"海淘"敦煌文献15载:让流散的文化瑰宝"回家"
- 爷爷留下的传家宝,是70年代末的“头版小人书”
- 探访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群六号墓
- 历史眼丨巧用谐音,景泰县取名趣谈
- 天祝铜牦牛 甘肃“第一牛”
- 传说刘伯温 在陇南 也斩过龙脉
- 张掖肃南:清明祭英烈 传承红色精神
- 以“中国笔墨”书写新时代长征史诗 ——甘肃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
- 历史眼丨唐玄宗做了个怪梦才有了正宁县之名
- 兰州人创造的奇迹 背冰上山栽活白塔山上第一批树苗
- 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举办
- 兰州“八办”纪念馆——文物里的红色故事
- 甘肃携秀美风光和经典非遗闪亮登场
- 南古城 一个王朝远去的背影
- 组织领导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——记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兰州特别支部